实训室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5S管理则是提升实训室效能的关键一环。为加强实训室规范管理,提升实验员专业素养,2025年9月22日,材料工程学院在行知楼E511会议室召开实验员5S管理培训会。会议由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李云主持,学院全体实验员参加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是材料工程学院落实学校“十五五”规划中关于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5S管理模式,打造安全、高效、规范的实训环境,为职教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5S管理:从理念到实践
培训会上,李云院长首先阐述了5S管理对材料学院发展的重要意义。她指出,随着学院实训室面积扩大、仪器设备数量增加,实训室的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5S管理它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提升工作效率、培养良好习惯的科学方法。
“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安全。”李云院长强调,推行5S管理是提升学院实训室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能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安全性。
5S管理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步骤
本次培训详细讲解了5S管理在实训室环境中的具体应用。在整理阶段,需要区分必要与不必要的物品,清除无关物品,确保工作空间整洁有序。
整顿环节则关注物品的定位与标识。培训提到,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通过“看板管理”使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的位置一目了然,对设备进行编号,加贴三色标记,提高取用效率。
清扫工作不仅限于表面清洁,还需与设备点检相结合。实训室需划分责任区,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达标。材料学院已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使仪器保持最佳状态,预防事故发生。
清洁是将前3S成果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学院将制定清洁标准和检查机制,确保5S管理成果得以长期维持。实训室需统一文件柜标识及张贴位置,定期评审文件,保持标准化管理。
素养是5S管理的核心,旨在培养师生养成遵守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工作环境的习惯。学院将加强宣传教育,让5S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形成长效机制。
实训室安全管理与制度建设
会议结合学校实训室管理制度,强调了安全管理的首要地位。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实训室管理员、指导教师及学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对危险性仪器、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
在设备管理方面,学院将严格执行“三懂三会”要求: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操作人员有权制止他人私自动用自己操作的设备,确保设备安全。
持续推进5S管理的后续措施
为确保持续推进5S管理,材料学院将成立5S管理推进小组。推进小组组长由实训中心主任李晨薇担任,负责统筹安排整体工作、监督5S管理的推进。
学院计划分阶段推行5S管理,首先在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建立试点,待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到所有实验室。不同类别的实验室将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5S管理细则。
李云院长在总结中强调,5S管理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她要求全体教师和实验员将5S管理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共同打造安全、整洁、高效的实训环境。
材料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十五五”期间持续推进实训室精细化管理。未来,学院将围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实训室管理水平的提升,将直接助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